当前位置:首页>>讲文明、树新风
恢复窄屏

关于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调研报告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发布时间:2018-11-29 04:34:12  作者:admin

秦村镇是一个仅有38个行政村,耕地5067公顷,3.01万人的小乡镇,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朝永乐四年建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这里走出过许多像李光前、曹大娘、祃秀全、尹忠全等诸多的抗日英雄,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也曾经是县政府驻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我镇大力宣传爱国英雄的光荣事迹,确保我镇红色基因永存。
一、目前工作开展的情况
我镇目前工作开展的情况主要是由“课堂教育”、“基地教育”、“缅怀英烈追忆活动”和“宣传教育直面工程”四大板块组成。
(一)课堂教育。自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利用镇党委政府组织集中授课,学校课堂以及农村讲座等形式,传授了多种爱国主义教材。党的十九大以后,我们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宣传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力度,截止目前,授课时间已达70多个课时,宣教和辐射学员达13000多人次。
(二)基地教育。基地教育主要是在李光前烈士墓和大高台惨案纪念亭组织人员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教活动。
1、去年中小学暑假伊始,由秦村镇宣委牵头,会同文教组织学生,党团员及群众500余人在大高台惨案纪念亭举行了名为“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的纪念活动。
2、去年清明节,配合县委县政府的纪念活动,秦村镇共组织近千名群众在李光前烈士墓进行了祭扫活动。
3、去年重阳节,镇党委政府再次组织了部分村干部和老党员在河沟李村举行座谈,追忆李光前烈士的丰功伟绩,为本镇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充实了内容。
(三)缅怀英烈追忆活动,主要是在三个村先行搞了试点。
1、去年农历5月份,我们在秦一村党员活动室追忆了革命母亲曹大娘的事迹,主讲:秦一村党支部书记彭炳涛,参会人员:全体党员。     
2、去年农历6月份,我们在小祃口村党员活动室追忆了抗战英雄祃秀全的事迹,主讲:祃秀全次子祃延甲,参会人员:全体党员及部分群众。
3、去年农历7月份我们特邀了80岁高龄的前沧州电视台台长尹金栋老人返回故里张彦恒村讲述其叔父抗日村长尹忠全的事迹。尹金栋老人因年事已高失去讲演能力,为配合我们的工作,老人亲自口授,我们镇党委政府代笔整理,又召集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宣传教育直面工程,我们主要是搭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在其装潢点缀的墙体画面中,加入了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内容,就是让群众时时刻刻牢记英烈们的光荣事迹,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张彦恒村较为典型)
二、工作亮点:
以李光前烈士陵园为依托,深化基地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使我们工作中的一大亮点。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我们准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这一亮点打造的更加靓丽。李光前烈士少年投身革命,抗战时期任东南吴三县县委书记,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中,率部御敌,牺牲于北大吴战斗,他的英雄气概,可歌可泣。
秦村镇是李光前烈士的故里,这里不仅有他的墓地,故居,亲属和生前好友,更有他生前曾经战斗过的一方热土。我们坚信通过这个基地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分三点:
1、乡镇领导重视不够。作为乡镇宣委,近阶段我把过多的精力用于了党委、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如环保,维稳,精准扶贫等。客观上讲,这些工作多数签立了责任状,肩负着双岗双责。因而过多的牵涉了我的精力,没有腾出时间,脚踏实地的抓一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更没有对此工程拿出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上报党委政府。
2、基层党支部重视程度不够。由于镇党委政府对此项红色基因传承工程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了村干部做的不到位。目前全镇38个党支部对此工程的态度大致可分好、中、差三种情况,好的村党支部约占65%,基本上能够配合并完成镇上布置的任务,但工作平庸,照本宣科,无起色;中游支部约占30%,基本上处于一种“支一支,转一转”的状态,欠缺主动性,积极性;较差的支部虽然为数不多,但个别干部连红色基因传承的概念尚不清楚,工作无动于衷,处于零点。
3、资料匮乏,史实短缺,导致了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宣传上的空洞和断档。时光流逝,随着一批批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文秘工作人员的退职和作古,了解过去史实的人越来越少了。合乡并镇后,由于库房紧缺,档案管理人员调动频繁,我镇档案中相关建国前的党史资料几乎全部丢失,这也给红色基因传承工程造成了一定困难。
四、方法及建议:
1、健全组织,责任到人。乡镇除宣委主抓以外,最好是争取到一名副书记,副乡长或正科级主任科员协助此项工程。与此同时,村级两委班子应委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2、依据各村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起点,建立规划,分期实施,定向达标。
3、组建队伍,史海钩沉,深度挖掘与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有关的史料和素材。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旷工持久的八年抗战中,我镇38个自然村,村村遭侵扰、村村有灾难、村村出战士、村村有烈士。在长达6年的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村村做军鞋,村村送军粮,村村出民夫,村村在支前。只不过这些当年轰轰烈烈的斗争场面,随着时光的流逝已被人们逐渐淡忘。如果能把这些生动的历史事实挖掘出来,编写成教材,以本村的典型人、事和革命村史去教育本村的群众,或许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4、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目前工作开展较好的几个村中,进一步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子,取得经验,全面推广。
5、争取和筹措资金,力争在本年度内,沿383省道建成两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长廊”,集史料刊载、人文介绍、时政要闻、文化沙龙等栏目为一体,面向全镇群众开展综合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镇将借助此次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进行大范围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大程度的将我镇的红色基因传递下去,也希望上级领导给予我们更大程度上的人力、物力支持。